—记海原县法院海城法庭庭长张玉林
老张在法庭里一待就是25年。
他乐观豁达,法庭工作再忙、条件再苦,他都没有想过离开。
他提倡在工作中法官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引导当事人解决纠纷。
他的笑声充满感染力,院里年轻的干警都愿意叫他老张,而不是张庭长。
他叫张玉林,海原县法院海城法庭庭长。
法官办案就像医生给人看病一样
48岁的老张是一个资深病号,患有神经性头痛、颈椎病、胃溃疡、肠炎、胆结石。每次去医院检查,看到医生乐观积极的态度,他就会受到鼓舞,心情也会跟着好起来。由此,他受到启发,法官办案也应当像医生一样,只要抱着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帮助当事人,矛盾纠纷就会容易化解。
杨某与妻子曾因一次家庭暴力打过离婚官司。“拿到起诉状,我感觉天都塌了下来,我不想离婚。当时张庭长告诉我什么事情都要向好的一方面想,要求我向妻子道歉,并两次组织我们调解。”杨某回忆起打官司时,充满感激地说道。“张庭长积极的态度让我看到了希望,最后在他的努力下,妻子原谅了我,他挽救了我们的家庭。”
律师马成林告诉记者:“老张是一个很和气的人,待人随和,做人实在,他办案子我和当事人十分放心。最佩服的是他调解婚姻家庭纠纷,连说带笑的就能把两口子给撮合好了,我在调解现场都被他逗乐过好几回。”
“结案容易,解开当事人的心结不容易。法官要向当事人释放积极的信号,引导和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,心气顺了,才能真正放下矛盾。”老张说道。
由于善于营造宽松的调解氛围,老张办理的案子70%都是以调撤方式结案的,有效地统一了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。
生活里不能缺少笑声
老张特别爱笑。他说:“在法庭工作压力是比较大的,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,笑对人生,压力才会得到释放,生活才会更有意义。”
老张的笑声充满感染力,乐观豁达的他在不经意间影响和改变着着身边的人。
法官小李一年前调到了海城法庭工作,由于之前一直在从事刑事审判工作,没有接触过民事审判工作,初到海城法庭工作时心理压力特别大。但他很快就消除了顾虑,因为老张会时常与他交流自己多年的办案心得,并跟他讲述自己以前在办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糗事,不仅帮助他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岗位,而且还帮助他树立了干好工作的信心。
“刚到法庭工作的时候,怕这个干不好,怕那个干不好,老张看出了我有顾虑,专门找我谈了一次话,他一句‘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’把我的顾虑和不安全给打消了。”小李说。“跟着老张干,再难办的案子、再繁重的工作任务我们都不怕,因为他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工作氛围。”
法官马春明今年调离了海城法庭,空闲的时候他就会到海城法庭看看老张。“跟老张在一起工作了4年,现在突然离开海城法庭,没有他爽朗的笑声,有些不太适应。”马春明告诉记者。“我以前是一个不苟言笑、非常内向的人,案子分到手里会犯愁。老张喜欢‘抬杠’(海原方言里指开玩笑),经常跟他在一起,受他影响,我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变得不一样了,比以前更积极和乐观了。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是海城法庭案件数量上升最快、审判任务最重的几年,也是我最充实、最快乐的几年。”
马春民很怀念跟着老张办案子的时光,他会始终保持现在这种心态,和老张一样的心态。
做一名法官很幸福
因为喜欢法官的大檐帽,老张选择了从事审判工作。
“小时候我经常去看公判大会,看着法官大檐帽上褶褶闪光的国徽和威严庄重的形象,我就想将来也要做个法官。”老张开心地说道。
1988年7月,23岁的他进入了海原法院工作,两年后他圆了自己的法官梦。
“刚开始干工作,浑身好象有使不完的劲,找当事人、送材料、做笔录、送文书,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。”老张说。“那时候我在西安法庭工作,法庭只有一辆三轮摩托车,时常‘掉链子’坏在办案途中,有时庭长和我会走着办案子。有一次为了找一位当事人,我们走了30多里路。”
随着办案时间久了,老张也慢慢地体会到了法官职业的神圣。“有一次,一个老大爷给我送来一袋花红果,是为了感谢三年前我化解了他女儿和女婿之间的矛盾。案件很小,我已经忘记了,但他记住了我。”老张感慨地说道。“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,我们看似一件小事,但在老百姓心中就是大事。他们把解决不了的纷争交给我处理,是对我的信任,能够为老百姓排忧解难,我觉得很幸运。”
这件事情的发生,使他认识到了法官肩负的责任重大,老百姓的信任更加坚定了他投身于审判事业的信念,使他义无反顾的扎根在了基层。曾有机会能够转到更好地工作岗位,但他毅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。
老张说,只要当事人握手言和、两口子重归于好,他就感到很幸福。